CASA筆記(二)
![圖片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UaPYyLVvfqeMkkvMSXmt8ZE2AzRIVXXNppPhm8f82I7czaAlLIl72AIoT-WHEapi3no3kvmskvaURS1UhfeZMhmrZkciiTRSgA_4-Hx9gJKg4hR5n0nXbvzpnJnf5izk5-4erajbF1Hnm/s640/Screenshot+from+2017-02-14+03-34-23.png)
還是再感謝一次學長姐犧牲寒假來陪我們,真的是比自己看PPT有效很多。 這次的重點還是著重在Plotms上面,詳細的解說了一次這個圖形介面。 首先一樣將檔案載入,輸入Plotms (e.g plotms (vis='Titan.ms') ) 之後圖形介面的程式就會跳出來。 和之前一樣,可以各種東西對各種東西作圖,比方說以強度對時間作圖: 或者以強度對頻率作圖: 而根據先前的基本資料(listobs),我們可以知道這份資料有4個Spectral windows,因此我們可以透過Display設定,讓不同的Spectral windows以不同的顏色顯現(Display-Colorize-spw)+plot Flagged則是被建議盡量不要用,等有能力可以判斷什麼是錯誤的資料後,在考慮小心的用 回到Data,我們可以進一步將數據對各種東西平均,這邊示範一下對時間平均,比方說我們知道總紀錄時間是67秒,我們就將數據對67秒取平均,就會變成下圖: 可以觀察到強度變小,接下來稍微介紹一下bandwidth,spectral windows,channel的關係: bandwidth是最大的,包含望遠鏡實際觀測到的spectral windows,而channel則是代表最小的解析度(用一段頻率表示) 因此,若我們接下來對spectral windows做平均,就不會有不同spectral windows,我們之前的顏色設定是不同spectral windows1不同顏色,因此對spectral windows做平均會導致只剩一種顏色,我們再對baseline做平均,就可以得到下圖: 我們可以透過設定selection(子參數)來覺定要顯示何種數據,比方說,如果我只想顯示XX方向偏振的資料,在corr上輸入XX,就會出現下圖。 和上圖相比資料應該會少掉一半(待確認)。 我們也可以決定時間範圍(timerange)、uvrange(本次最神祕範圍,未知,待查)、天線(antenna)等等....。 移到Axes,我們可以設定row和column的上下限。 4.7版本多追加了一個Add Plot功能,可以一次畫兩張圖, 再用綠三角切換,是個相當方便的功能。 至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