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A筆記(一)

簡單記錄下,感謝學長姐們各種犧牲

---------------------helptask&help+_____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首先,開啟CASA後,可以利用 helptask 或是 help + ___ (e.g help clean , help listobs )看看各種功能的解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listobs&listfile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再來這次其中一個重點就是listobs,個人覺得有點像單眼的EXIF,這個功能可以看到這份資料的資訊(拍攝時間,天區,幾支天線,bandwidth多少,解析度多少...)

首先,可以先輸入 inp listobs ,最重要的 vis 就是要開啟的檔案。






這邊有兩種放檔案的方式,
1.如果所在位置和要開啟的檔案在同一層,可以直接打檔名就行 (e.g: vis = 'Titan.ms')
2.也可以丟檔名的路徑給他 (e.g: vis = 'home/feng/Desktop/CASA/Titan.ms')
我是懶得打那麼多字,用的是第一種,輸入正確後就會以藍字顯示


接著輸入 go


你就能在步驟紀錄的log檔上看到這份資料的相關資訊了



只要會一點點英文,應該不難解讀。觀測者是ALMA,觀測時間是67.73秒,6.05秒紀錄一次,觀測的RA和DEC,有4個bandwidth,最小的解析度是1875000(kHZ),並且有18支天線的資料,直徑都是12m。

接著我們用 listfile 這個指令將這個基本資訊以文字檔儲存,輸入想存的檔名(e.g listfile = 'titan_summary' )


之後一樣輸入 go


CASA就會在你的位置的那一層,儲存一個文字檔


之後就不用辛苦的從步驟紀錄中撈檔案資訊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plotms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接著是plotms,一樣先輸入 inp plotms ,vis中輸入欲處裡的檔案。


確認沒紅字之後,輸入 plotms。



之後便會跳出一個軟體,雖然常常會crash,不過非常人性化,幾乎不用打code了。


可以各種東西對各種東西作圖,還可以用下方框框加,框住想放大的範圍再用放大鏡放大。




下方有一個小房子,左右分別是上一部和下一步,這真的頗貼心,
旗子是類似踩地雷的概念,插上旗子那份資料就徹底作廢,不能再用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plotants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最後是回到terminal,輸入 plotants 。


CASA就會把天線的位置做圖出來 XD,這真的頗有趣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交換學生申請紀錄

CASA筆記(二)

蟾蜍山&近況雜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