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寫個交換學生申請紀錄,這篇文章中會先把重要時間軸列出,再慢慢解釋每一步的想法。
以下都是透過交大國際處申請的校級交換學生計畫。
==========重要時間軸===========
2020. Jan. 17 - 校內錄取CTU Prague(布拉格捷克理工大學), 春季班(2021.Feb~July)
2020. May. 10 - 日本多所大學(東京大、東北大、大阪大)宣布取消未來一年的交換計劃。
2020. Aug. 14 - 校內錄取UTokyo(東京大學), 春季班(2021.Apr~Sep)
2020. Sep. 23 - UTokyo宣布取消春季班交換計畫。交大國際處願意將此交換延後一學期。
2020. Dec. 01 - 學海獎學金, CTU Prague錄取通知。
2020. Dec. 04 - UTokyo學生資格問題及安排商量。
2020. Dec. 16 - 捷克辦事處學生簽證送件。
=============校內錄取CTU Prague, 2020 Jan. 17=============
《槍炮、病菌與鋼鐵》這本書呢,簡單說就是起始條件大致上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命運。
交換學生這件事呢,某種程度上起始條件也決定了大部分的過程和結果。比方說去挪威交換的George同學或是德國的Tze同學,基本上整個交換期間大多待在本國活動偶爾才旅行一趟,而且大多是有地緣關係的旅遊地(比方說芬蘭-聖彼得堡)。大家想像的環歐旅行交換生活,大多還是集中在東歐國家(波蘭,捷克,波羅的海),或是真的不錯有錢的同學們。所以想環歐,自費5萬以內,有便宜宿舍住,物價便宜。幾個篩選條件篩下來後,就是捷克,波蘭等等的東歐國家了。
稍微分析一下交大的交換學生計畫,電資學院有自己的交換計劃,不僅學校好(UIUC、CMU)還有自己的獎學金,可說是一級戰場。所以校級的交換,相對來說競爭沒那麼激烈,而且就算是校級,還是有足夠多的名校(K.U.Leuven、RWTH、École Polytechnique、UTokyo、NUS、SNU...),也就是說要撿一間東歐學校去交(玩)換(樂)基本上不會太難,畢竟就算要自己找宿舍、物價貴、大家還是會崇尚名校的經歷。
於是這邊就沒有意外的撿到位於布拉格、有宿舍住、離機場交通10分鐘的布拉格捷克理工大學了。此時參考學姊和國際處專員的經驗,拿到教育部學海獎學金(7~9w NTD)的機率蠻高的。此時就是開心的把研究收尾、等教育實習完去畢業旅行。
然後疫情就爆發了。
=============日本多所大學宣布取消未來一年的交換計劃 2020 May. 10=============
疫情爆發後慶幸自己不是選秋季班,2020秋季班的計畫幾乎被取消光。各國學校除了取消2020秋季班的計畫,甚至放消息連2021春季班也會一併取消,例如東京大學。
簡單介紹一下日本大學的交換計劃,雖然細節有些不同不過大同小異。日本學校對於外國的大學交換生會分成"有足夠日語能力"和"有足夠英語能力"兩種計畫,"有足夠日語能力"的交換學生會和日本學生一樣上正式課程,"有足夠英語能力"的交換學生會和交換生們一起上日文或英語為主的課程。但如果你是研究生的話,基本上只被鼓(強)勵(迫)選"進實驗室做研究"的計畫。
看到新聞的當下馬上覺得放這種消息,這下春季班一定沒人要選東京大學,就算選上了大概也是取消。於是覺得可以趁亂撈看看名校的交換名額,剛好東京大學的超級神岡探測器和我們實驗室的方向一致,就先瞎扯了一份研究計畫,說念博班是人生志向,非常需要去東大交換參與這個拿了兩次諾貝爾獎的實驗。
就把東京大學、東北大學、大阪大學、K.U.Leuven等名校通通寫上交換志願序。
然後我就撈到東京大學了。
=============交大校內錄取UTokyo, 春季班 2020 Aug.14=============
撈到東京大學後才是困難的開始,因為碩士交換生在日本的制度下是去做研究的,一定要找到願意接待的教授,否則交大推薦你去,東大也不會收。就此開始一系列寄信騷擾東大教授們的旅程。問過指導教授和在東大讀博班的學長後,第一位被我騷擾的教授是奥村公宏。
奥村公宏教授會成為我的首選其實很單純,因為這個超級神岡探測器計畫只有他的實驗室在柏校區,其他的成員都在觀測站附近活動。
如果選觀測站的老師,就會變成岐阜縣的礦坑鄉村生活了(右圖左紅點-Kamioka Obseervatory)。
但是Kashiwa(柏)校區還和東京生活沾得上邊,住北千住站附近的話,離著名的赤門、本鄉校區只有半個小時,能實現上課研究一併進行的理想。
英文信件中,However之後才是重點,簡言之他把我轉介給另外兩位教授了,畢竟暗物質也不是他的專長。我思考了一下自己碩士階段的研究,我為了確認觀測到的訊號是不是暗物質,比起暗物質,我其實花了更多時間在研究背景訊號,所以其中一個重要的背景訊號-Supernova Relic Neutrinos-整個宇宙的超新星爆發微中子,也算是我的守備範圍。
在等信件回復的期間我聯繫上了這位教授的博士生-夏君杰,非常感謝他,最後找出兩位正在努力偵測Supernova Relic Neutrinos的教授,Lluis Marti Magro和中島康博。因為Lluis Marti Magro有指導過交換學生的經驗,所以先寄信找他。
但是很不巧的,他要離開東京大學的職位了。於是繼續寄信給中島康博教授。
接下來就比較有趣了,我的信件寄出後首先回覆我的不是中島康博教授,而是我在交大的指導教授。
原來學術界的人脈是這回事啊,自己家的教授向對方保證沒問題之後,我就很自然的收到確認信了。
由於中島康博教授在東大的職位是助教,制度上不能自行接待交換學生,所以最後我是掛名在整個計畫的主持人-中畑 雅行 底下。
順帶一提,計畫的主持人在英文上被稱作Spokesperson,超級神岡探測器計畫的這個位子之所以吸引人,是如果在主持人主導下有了重大發現,那就有很高的機會成為諾貝爾獎候選人,像先前的小柴昌俊。又比方說如果戶塚洋二活得久一點,或許2015就不會是尾田隆章拿諾貝爾獎了。總之地位崇高。
從Aug.12得知錄取交換計畫,20天內整理了研究歷程,找到了研究上真正契合的教授,有一個很有前景的目標-Supernova Relic Neutrinos,也正是超級神岡探測器接下來的重點計畫。
然後東京大學就取消2021春季班的交換計劃了。
=============UTokyo宣布取消春季班交換計畫 2020 Sep. 23=============
當初因為重複錄取UTokyo和CTU Prague,交大國際處馬上就來問要哪一個,一確定有教授指導後我是沒有懷疑的選了UTokyo放棄CTU Prague---就算有可能會被取消。
被取消後只好硬著頭皮回去問交大國際處,能不能將UTokyo延一學期(2021 秋季班),2021春季班讓我去CTU Prague。
這邊真的要感恩讚嘆交大國際處,原本做好會全軍覆沒的心理準備了。
此時我也研究了一下東京大學的其他移地研究計畫,發現東京大學有個移地研究計畫,叫做International Research Student Program,基本上和先前我申請的交換計劃一模一樣,只差在要付學費(~8w NTD)、而且沒JASSO獎學金(~2w NTD/month)。
抱著CTU Prague有可能會沒有交換獎學金的憂慮下,也申請了這個計畫,盤算著如果歐洲疫情嚴重/沒有錢能拿,乾脆自費去東京大學朝聖吧。文件都送出後度過了相對平靜的一段時間。
然後CTU Prague的錄取通知就下來了。
=============學海獎學金, CTU Prague錄取通知 2020 Dec. 01 =============
Nov. 21 收到CTU Prague的Email錄取通知,
Dec. 01 收到入學許可電子檔,
Dec. 11 入學許可正本寄抵台灣。已經確定至少有地方去了,到這邊心情已經輕鬆一些了。
並且在Nov. 26也如當初預期的拿到學海獎學金,可能是因為疫情人少,所以給滿歐洲區交換一學期的補助上限9萬元。
事情進展到這邊大致確定會去CTU Prague了,畢竟東京大學那邊確定不會給錢,還要付學費。
不過這段時間和東京大學行政端的一連串交手,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轉機。
=============UTokyo學生資格問題及安排商量 2020 Dec. 04 =============
事情是這樣的,接下來討論的移地研究計畫有兩種,
International Research Student Program是給"已畢業"的學生。
交大薦送的交換計畫-USTEP TypeG 是給"尚未畢業"的學生。
既然還沒畢業,申請International Research Student Program當然就是資格不符。
就我的立場來說,我當然要留著學籍領學海的9萬元以及秋季班東大交換的JASSO獎學金,絕不能就這樣畢業。所以東大的行政端提出了一個解法,教授的私人交換學生-Private exchange student,這種身分不受時段限制,老師願意接待就能去。
缺點和International Research Student Program一樣,學費生活費自理,無獎學金。
想要的大概都拿到了。如果真的要去,自費還是去的成。
總結一下目前心中的排行:
2021 Spring : CTU Prague(w/ 90,000NTD) > UTokyo (自費)
2021 Fall : UTokyo (可能有 80,000NTD)
如果沒有疫情,我大概在規劃歐洲行程了。如果沒有疫情,我大概不會和東京大學沾到邊。
不知不覺開了很多選項。有的選應該要知足了。
=============捷克辦事處學生簽證送件 2020 Dec. 16 =============
於是好像多繞了一大圈,最後還是來了這個原本預計要來的地方。
希望明年會收到東京大學的紙本錄取通知,踏進日台交流協會,以及那個神岡村的大礦坑。
也希望2021秋季班會是交大幫我付東大學費,日本政府給我獎學金。
目前沒意外的話,我應該2021 Feb.8 就會出現在布拉格參與開學,經過了這些事,深刻覺得人生充滿不確定性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