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寫個交換學生申請紀錄,這篇文章中會先把重要時間軸列出,再慢慢解釋每一步的想法。 以下都是透過交大國際處申請的校級交換學生計畫。 ==========重要時間軸=========== 2020. Jan. 17 - 校內錄取CTU Prague(布拉格捷克理工大學), 春季班(2021.Feb~July) 2020. May. 10 - 日本多所大學(東京大、東北大、大阪大)宣布取消未來一年的交換計劃。 2020. Aug. 14 - 校內錄取UTokyo(東京大學), 春季班(2021.Apr~Sep) 2020. Sep. 23 - UTokyo宣布取消春季班交換計畫。交大國際處願意將此交換延後一學期。 2020. Dec. 01 - 學海獎學金, CTU Prague錄取通知。 2020. Dec. 04 - UTokyo學生資格問題及安排商量。 2020. Dec. 16 - 捷克辦事處學生簽證送件。 =============校內錄取CTU Prague, 2020 Jan. 17============= 《槍炮、病菌與鋼鐵》這本書呢,簡單說就是起始條件大致上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命運。 交換學生這件事呢,某種程度上起始條件也決定了大部分的過程和結果。比方說去挪威交換的George同學或是德國的Tze同學,基本上整個交換期間大多待在本國活動偶爾才旅行一趟,而且大多是有地緣關係的旅遊地(比方說芬蘭-聖彼得堡)。大家想像的環歐旅行交換生活,大多還是集中在東歐國家(波蘭,捷克,波羅的海),或是真的不錯有錢的同學們。所以想環歐,自費5萬以內,有便宜宿舍住,物價便宜。幾個篩選條件篩下來後,就是捷克,波蘭等等的東歐國家了。 稍微分析一下交大的交換學生計畫,電資學院有自己的交換計劃,不僅學校好(UIUC、CMU)還有自己的獎學金,可說是一級戰場。所以校級的交換,相對來說競爭沒那麼激烈,而且就算是校級,還是有足夠多的名校(K.U.Leuven、RWTH、École Polytechnique、UTokyo、NUS、SNU...),也就是說要撿一間東歐學校去交(玩)換(樂)基本上不會太難,畢竟就算要自己找宿舍、物價貴、大家還是會崇尚名校的經歷。 於是這邊就沒有意外的撿到位於布拉格、有宿舍住、離機場交通10分鐘的布拉格捷克理工大學了。此時參考學姊和國際處專員的經驗,拿到...
留言
張貼留言